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原来“蚁狮”长这样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7-4-25 23:31:0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“蚁狮”这名字,估计不少人从小听到大,一点都不陌生;但或许还有人从未耳闻。没关系,主页菌在网上截取了一段视频,以此展开今天的推文。

蚁狮其实是蚁蛉的幼虫,它们在沙地上布置一个漏斗状的陷阱,然后潜伏其中,仅在底部伸出其口器。当猎物路过时(如蚂蚁)便搅动沙石,引起沙石坍塌,让其滑下。


蚁狮常隐身于沙土之下,且行动敏捷,应该没有多少人见过它的庐山真面目。那就来看看主页菌在网上搜罗的这几张图。


d8a7286085b1bcbd26f2e49f3c6b9b07.jpg

e60f5c29051a16c21ce107760b62d070.jpg

750406b27d0d3804acdf60ce8e09d16f.jpg

蚁狮的口器为捕吸式,其特点是上颚和下颚延长成镰刀状相合形成刺吸构造,故又称为双刺吸式口器。捕获猎物之后,便用口器向其注入毒液麻痹,再拖入洞内吸食体液。


想与蚁狮进行亲密接触并不难,只要你了解它们的习性就能很容易地找到它们。尽管蚁狮看起来凶悍,但对人却是无害的。如果有机会,你大可和小朋友一起踏上寻找蚁狮之旅,这必将是个难忘的回忆。


49d318a395177d1c0ea97399613e1a6d.jpg

a04a0f1ec89ac4ae395ada14e5396bbc.jpg

蚁狮主要栖息于河边或海边的沙石之下,但不会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安家。若是在一处人迹罕至的沙滩上发现漏斗状的痕迹(通常很集中),你可以弯下腰仔细观察,或是直接用手深挖这个漏斗,再慢慢吹走沙石,这样蚁狮便会现出原形。


蚁蛉科(Myrmeleontidae)昆虫属全变态发育。正所谓“虫大十八变”,蚁狮羽化之后变成蚁蛉,这可长得比蚁狮柔弱多了。


eacb3682835c51fb04d529acbeb308bd.jpg
Acanthaclisis occitanica

bb9c456e82ebc66d0255218a94a5125c.jpg
Acanthaclisis occitanica

6790099f7bd5ff3bd53b5bfd3e38738f.jpg
Distoleon tetragrammicus

9b8c065ed7e2dcb4b83600ae510288b0.jpg
Delfimeus irroratus

94153007201568c65b5728cb0f10e842.jpg
Macronemurus appendiculatus

0fde43448b21fdb3c0022e214268cdc5.jpg
Palpares libelluloides
主要特征
  • 成虫体型大,触角较短,端部膨大成棍棒状
  • 头部、胸部多有长毛
  • 前后翅相似,都狭长,具网状脉,有翅痣
  • 腹部细长


乍一看是不是有点像蜻蜓,但你再仔细瞅瞅,就会发现其实二者的区别还是挺明显的。


f6a8072e8222e15138134e6b49279355.jpg

aae02fa055838221b2ae26614718a98c.jpg


最显著的区别为触角。蜻蜓的触角是刚毛状的,而蚁蛉则是棍棒状的。

2dd90a9dd328f521708ea0798bdde12b.jpg

4a868dce6c888956d3f85a30ffae9460.jpg


除了翅形和翅脉不同外,还可以通过静息时两对翅的姿态进行区分,蜻蜓的翅是平展开的;而蚁蛉的翅可平贴在身体两侧呈屋脊状。

蚁蛉只是脉翅目(Neuroptera)昆虫中的一个科。这类昆虫全世界已知17科,约有6000余种。下期推文主页菌将趁热打铁,对几种常见科的种类进行介绍,感兴趣的可别错过哦!


花蚁宗旨:先获知,后分享,传递植物知识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
QQ|邮箱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网站声明|花卉网 ( 粤ICP备10085444号-1 )

GMT+8, 2024-3-29 19:53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